8分?真的低了
写在前面
今晚聊国庆档上映的一部舞剧电影——
《只此青绿》
顾名思义,它其实是一部由舞剧改编而来的电影。
原版舞剧大家应该多少都听到过,2022年青绿的舞段首登上春晚,优雅、大气,只这一段就无数人惊艳,三年来更是连演近六百场,巅峰时期一票难求,到现在也几乎是场场满座的程度。
舞剧有多好,改编成电影的难度就有多大,这也是豆瓣评分从舞剧的9.1掉到电影8.0的原因,电影的很多地方都丧失了舞剧的情感和美感(后面会详谈),而且慢镜头太多,剪辑太碎也是一个大问题。
但对这部电影的观看仍然带来了我今年在影院最好的观影体验(除了泛滥的屏摄),多处情节和舞段美到落泪,我那场看完后,不少观众还自觉鼓起了掌。
很多完全没看过《只此青绿》的人可能会好奇它是什么?它跳的其实是一幅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青绿就是作画所用的石青、石绿两种颜料,同时青绿舞者们也是画中的山石奇峰、江山本身。
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会不会看不懂,因为舞剧不光是舞,它还是剧,既然改编成电影,那就一定会放大其“剧”的部分。
所以电影从研究《千里江山图》的展卷人出发,展卷人展开卷轴观摩江山图,他的思绪飞向了千年前王希孟创作江山图的那天,我们也跟着他一同看向那段历史。
影版一共分为十个章节:问篆、初见、唱丝、听雨、寻石、习笔、青绿、淬墨、苦思、入画。舞段大致没变,但名字上比舞剧多了三篇“初见、听雨、苦思”。
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是绘画前的工艺流程,涉及到篆刻、制绢、制颜料、制笔以及制墨的过程,入画自然就是作画的过程。
这六段讲的是一幅画创作的技艺层面,而另外三篇自然就涉及到创作者的精神智识层面,也是我们进入这部电影的引子——
王希孟本人。
一、王希孟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作者,他在历史中的惊鸿一瞥是在蔡京的一句题跋里: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
《千里江山图》就作成于王希孟的十八岁,自此之后,历史上再无王希孟的只言片语。
《只此青绿》的故事,就是从这一句话里,去发现王希孟,也发现无数掩于历史中的人的故事。
创作者沿袭了一种说法,王希孟在江山图创作完成之后,也就是十八岁死去。
这很自然地将他与画作产生了一种宿命的联系,他仿佛生来是为了创作江山图,或者说为了创作江山图,他燃烧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希孟在片中,就是这样一个潇洒、自由、疯狂的少年郎形象。
所以电影里,日常的他在山水之中舞蹈,在采矿的险峰、制墨的石洞、制绢的小楼旁起舞,他的躯体随着灵魂在山河间盘桓,在这些舞段里,他是整个天地的观察者,也正是因为有了“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段,才能达到《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所说的“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对他的动作设计也偏向大开大合。尤其唱丝后的听雨一段,他在雨水和湖水中独舞,有数次的翻转腾挪、扫腿踢水,动作看似凌乱无规律,但这恰恰是狂放忘形之作,放浪形骸,几乎将自己溶于天地。
这种抒发就是他的创作,希孟是享受于这个过程的,所以他的每一次舒展和甩臂都有一种释放生命的洒脱,这是一个少年对自己所有艺术灵光全力施展的过程,他的灵光与天地的呼吸同频,就连他倒在水面上笑着感受天地间雨水的那一刻,手指都是自然舒适地蜷起来的。
我更喜欢的一段则是他在翰林书画院的舞蹈,这段舞对希孟乃至江山图的创作都很重要。
北宋政治清明,文学艺术达到几乎前所未有的繁荣程度,仅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家在宋朝。绘制《千里江山图》时所用绢均为上等,更别说石青、石绿高昂的造价,宋代,是文化和艺术生长的沃土。
画院舞的编排,就是让观众进入这个时代重要的一环,整段舞给我们展示了是怎样的翰林和官方创作机构,是这样的思想统御,才能让希孟创作出这样一幅作品。
这段舞的基调就是活泼年轻,它融入了很多现代舞的动作。我们看到它去讲宋代四雅,但又在少年的鲜活气里被调侃;它描写了画院先生,但先生并非迂腐刻板,他会与少年们一起在群舞中扭胯,学生对先生的捉弄和先生对学生的批评反倒在清脆活泼的笛声和先生急进的舞步中变成玩笑。
更妙地是他们的着装,大粉色,人人耳边簪花,有一种不分性别的自由,也正是在这样自在的地方,才能让希孟敢于用上如此大面积的青绿,最终创作出《千里江山图》。
二、青绿
青绿的出场就颇为讲究,电影中数次有着对青绿的惊鸿一瞥,孟庆旸扮演的青绿仿佛在历史和艺术殿堂的深处静候,等待这样一个时代等待希孟将这缕艺术的灵光给召唤出来。
电影中青绿首次群舞用了特效展示,是习笔篇里笔制好后青绿首次被绘制在纸上的桥段。
这里先用笔尖蘸色刺入水中,青绿墨色在水下晕开,水面翻转,青绿舞者出现。
虽说对青绿舞者的高髻和溜肩的动作设计已有了模仿山峰姿态的定论,但在这一幕里,电影让我看到了这些设计动态的一面,弯曲的发髻以及总是偏斜的头颈,这是墨在水中团团溶开的刹那过程。
青绿既是山石,也是颜色。她们是江山本身,所以服装如此宽大。裙摆长尾拖曳,颜色也是由上至下自浅至浓,她们的重心始终朝下,像是山峰般需要与大地紧紧连结,仅有几个动作能看到她们足部伸出的轻轻挪动。
对她们舞蹈动作的设计同样遵循于此。草书中有一种表现形式叫“抑左扬右,望之若欹”,也就是通过一侧的抑制和一侧的扬升,让整个字看起来像倾斜的,这样既让笔势有动态的节奏,实际的结构又是稳定和平衡的。
“习笔”一段,青绿群舞中,一侧舞者“静待”不动,另一侧则缓缓下腰直到上半身与地面平行,也就是广为流传的“青绿腰”,这是在模拟山峦走势中的“险峰”,体态错落似是山势,通过一侧的抑与一侧的扬让整个画面在沉稳中缓缓流动。
这些动作设计与演员低垂的眼神和垂落的长袖交织,不需要过多展示舞者精妙的动作,仅仅一个“沉”字就将山河的静穆沉稳与“青绿”颜色的清雅朦胧同时展示出来。
而舞者们在这段先是三角站位聚集,接着缓缓移开,一些人聚拢的同时另外几人流向两侧,这恰是作画的过程,青绿颜色在绢布上铺染开来,等到领舞的孟庆旸长袖陡然挥下,是一道瀑布在山峰垂下,一静一动,非常精妙。
这些还只是形,更重要的是魂,是青绿舞蹈传达出的意境。
青绿本身就与江山连结,千里江山图承载着宋徽宗想要建立的一种审美意识——“丰亨豫大”,也就是天下富足、百姓安定、河清海晏。
所以编导韩真介绍过:“(青绿舞者)所有的走都是半蹲式的,脚缓缓向前探出,在探出的一瞬间,达到重心移动的最大值以后,再往前轻轻蹭一步,这里边没有矫揉造作,你的袖笼打开,你怀抱的是山河日月的气魄。”
周莉亚和韩真编导的舞剧惯用这些看似写实的舞蹈去表达写意的一面,比如《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旗袍舞一段,女性们做出的动作有揽镜、刺绣,都是现实的动作,但背后表达的其实是上海女人精致知性的精神气质。青绿更是如此,她们代表着山河的气势。
最终,这种气势在片中,反倒不是与北宋皇帝显贵相联系,而是与所有底层的工匠联系起来。
所以它有五个篇章都是绘画所用材料制造的过程,它把这个由众多权贵士大夫欣赏留名,也是因他们而扬名的艺术作品拆分开,落成了一步步的工匠的步骤。
这些人或优雅、或凌厉、或粗犷,不同的舞蹈在不同的河山景观中出现,制绢女甚至直接在画布上起舞,他们才是形塑了这山河气质的本体。
而展卷人也跟随着画面上的印章、颜色、笔触、绢布等等去追随着这些人的足迹,这就是加入展卷人的意义,因为后世对于前世作品的重读就是为他们附加上意义的过程,而意义不止是文人墨客的,同时也是普通人民的。
三、写在最后
当然,这片并非是完美到没有一丝错处,很多地方可能限于电影节奏未能实现,很多地方又过于重视电影语法导致丧失了舞剧的美感。
比如入画一段的两处,一处是希孟在舞台中央执笔,所有的青绿渐次出现围绕他形成一个半圆,当笔提起,青绿们一起下腰,当笔落下,江山图开始绘制,所有的青绿缓缓直起。江山就通过舞者出现在舞台这幅绢上,这是在现场可以哭出来的震撼,而电影的这一段用剪辑拆分开,反倒插入了很多希孟在各种独舞的片段,非常破坏节奏。
另一处是青绿的入画,希孟落笔,绘制结束,所有的青绿背过身一步步走入舞台深处,最终定住化作山石瀑布,而舞台的幕布缓缓落下,落到三分之一处停止,将整个舞台变成了一幅长长画卷,但电影缺少了青绿入画的一段,直接切进她们变成画中角色的一幕。
还有一个地方是舞台上众多工匠与现代的修复师同一时空的圆形舞台上缓缓旋转,有一种交融传承的感觉,但电影仅仅剪辑各个工匠的笑脸和修复师的笑脸拼贴,拍出了公益广告片的感觉,实在是一处败笔。
这些遗憾,包括《电波》电影化后网上剧迷的差评其实都证明了一件事,把剧场挪去影院,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这当然是舞剧探索的一条新路,但它不能作为舞剧探索的终点。
舞剧终究是一种舞台上的艺术,亲临现场之后,才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它带来的魅力和震撼。
我多次和朋友庆幸,或许这真的是大陆舞剧最好的时代,我们有胡阳、唐诗逸、朱洁静、王佳俊、李艳超、胡玉婷、黎星、张翰、孟庆旸、王亚彬、孙科、杨思宇等等这些最好的舞者,群星璀璨,而且他们正当盛年。
我们有着最好的舞台和舞美,《红楼梦》对帷幕的利用;《电波》用光影分割舞台;恨不得把整个舞台塞满的《醒·狮》,众多的狮子头绕着巨大的道具跳跃翻滚;还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那段秋千戏,以及《水月洛神》甄宓死亡,被从天而降的轻纱压倒的瞬间。
但同时我们也有着“最多”的市场乱象,盲卡的推出、票价的不合理、急功近利的创作、频频加演和双城同开对演员和观众的伤害。出品方早该知道,赚钱的代价并非是赶走更多原有的舞剧爱好者。
多年前朱洁静在《舞林争霸》上感慨人们宁愿花上千元看话剧音乐剧,却不愿花百十元看舞剧。这样的日子看似一去不复返了,知名舞剧场场爆满,880的票价一票难求,《青绿》电影版无数自来水推荐,相信不少人会因此走进剧场,爱上舞剧。
这确实是我们最好的时代,但能不能配得上这个最好的时代和观众的每一次入场,是舞剧最需要警醒的问题。
音乐/
配图/《只此青绿》预告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